【养羊技术小讲堂】肉羊养殖规模“度”是关键
- 发布时间:2024-02-03 16:54:32
- 作者:行业动态
- 发布时间:2024-02-03 16:54:32
- 作者:行业动态
养殖规模大,其规模效益比较高,也是畜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但受资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化发展以及农民文化、管理上的水准及心理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规模一旦超出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也难以获取计划收益。
目前我国广大农区肉羊养殖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体现为以家庭为饲养单元的养殖形式。规模过小,不利于现代设施设备和技术的利用,劳力动成本过大,造成养殖效益较低。规模大,其规模效益比较高,也是畜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但受资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化发展以及农民文化、管理上的水准及心理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规模一旦超出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也难以获取计划收益。在我国的肉业的规模经营只能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依据市场、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
规模养殖应有一个“度”。这个“度”的标准就是一个羊场或养殖户可提供的生产资料(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最有效组合。如一个可容纳1000 只羊的羊场只养了100 只羊,势必造成投资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如场舍资源)的浪费。但如果在各种条件或者某一种条件不具备情况下,突然扩大规模,即使准备不断创造条件,也不能完全避免某种失败。如圈舍狭小,猛地增加饲养量,往往会导致羊只挤压、疾病暴发等。因此规模经营是以一定的投入为前提的。
规模养殖不仅仅是以单个饲养单位为对象。规模经营应当表现在宏观管理上,应以区域经济乃至整个畜牧业为对象,求得各经营单位、行业、产业之间的合理组合,充分的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总体规模效益。规模经营的本质上是畜牧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反映,其规模及结构决定于科学技术水平、投资能力、劳动手段水平、原材料(羊)可供量及市场容量。
规模养殖要求各生产要素为优化组合。一种产业必然是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组成和支持,如肉羊的养殖要素是羊、饲料、劳力、资金、技术、设施等。一定规模的产出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投入为前提。有多大规模的产出,必须有多大规模的按比例投入。而且,在一定时期内,羊肉产品的生产总量一定要符合市场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规模是否经济合理,还要看该产业经营产出及整个产业的质量、结构和平均消耗,并不一定是规模越大效益越高。规模只是为生产提供了一个条件,利用这个条件,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充分的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规模养殖效益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规模养殖的核心是减少相关成本。规模越大,各生产要素的影响也越大;各生产要素配合、组成越复杂,相应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及市场风险也越大。因此,规模养殖也是一种风险经营。
小规模养殖在单家独户小生产格局下,农户因受到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制约,一般很难顺利进入市场,从而使羊产品无法变为商品。规模化可以打破社区界限,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体,有较好的条件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提高羊肉产品的深加工,实现羊产品的增殖,提高羊产品的价值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规模养殖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掌握先进的技术、具有经济头脑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提升农业经营者素质。
适合肉羊短期育肥。肉羊批量育肥不仅有利于养殖成本的控制,而且有利于羊肉产品的统一加工、贮存、运输和检验,实现商品化生产和经营。
在其他条件具备时,规模经营的成败最终决定于生产者的素质和经营能力。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的生产者很难适应规模养殖的需要。二是要具备承受大规模生产存在较高风险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三是有较高的管理组织才能。另外,规模养殖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包括养殖基础设施、设备、饲料购置费用及周转资金等。
规模养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产品科技含量高,科技在畜产品增长中贡献份额增大。只有物质、技术的大量投入,才能提高羊肉生产水平,保证规模养殖利益,否则,规模养殖就失去了依据和活力。
发展规模养殖时,要有必要的优惠政策和激发鼓励措施,养殖者的正当权利(包括经营权、收益权等)应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还可制定实行适度风险保障制度等。
规模养殖是发展肉羊业的必然趋势,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或某一公司、羊场的环境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制定发展计划,调整养殖规模。在不同的条件下可采用不一样规模的养殖方式。对广大农户而言,在从事肉羊饲养初期,不具备大规模养殖条件的农户,应当重视目前的小规模家庭养殖模式,当各种支撑条件具备后,方可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任何不切合实际的盲目上马、扩大养殖规模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从根本上讲,规模养殖就为了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搞规模养殖,使生产资料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提高了饲料加工机械、养殖场地、劳动力、资金的利用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商品生产率和经营者的收入,养殖者具有经营安全感。若条件不具备的地区或羊场仓促上马搞规模养殖,不但不能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反会打破原来较为合理的资源配置,使生产水平下降。
规模大小与市场容量相一致。既要注重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相关成本,又要注重调整品种和数量;既要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又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把企业规模与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短期市场和长期市场相联系。否则,就会造成产品的积压与资源的浪费。就羊肉而言,它不仅是人们最大众化的食品之一,而且因具备较高的营养特性和保健特性而受到慢慢的变多的人的欢迎。羔羊肉更因其品质优良,不仅仅具备持久的市场需求,而且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泛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羊肉,特别是优质羔羊肉的市场缺口很大,短期内不可能饱和。
规模化养殖场的布局应从农业内部的生态结构、畜牧业良性循环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首先地址不应靠近中心城镇,应当与饲料粮和粮食主产区较好的结合起来。否则,会形成城区外圈的污染层,如九十年代初,北京市郊区有3000多个规模化猪场、鸡场、牛场,这些养殖场提供了市区90%以上的畜产品。但其中一半养殖场紧靠城区,而不在粮食主产区,大量的畜肥未能立即处理而堆积如山。对城市环境能够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大量占用了近郊昂贵的土地,增加了畜产品生产的成本和价格。
农区养羊以舍饲为主。在饲料资源比较短缺的地区,每户养殖规模不宜太大,如陕西关中地区人多地少,就没有可种植牧草的耕地,羊的粗饲料来源主要是十分有限的路边杂草和作物秸秆,加之可用于羊舍建设的面积小,一般家庭只能养10~20只,但农户居住较集中,这种小规模可以构成一个村的大规模,能够最终靠组织化形式,如股份制做改造。因此,在我们全力发展规模养羊的同时,也不要抛弃或忽略对农区的小规模养殖的改造。但对土地面积较大并种植一定面积的人工牧草的农户,养殖规模可增加到100~200只。
牧区肉羊的养殖规模也应根据草场的承载力和经济、技术等条件决定。以300~500只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到1000~1500只,但冬春季节羊群应压缩1/3~1/2。
一个羊场就是一个工厂。不论是种羊场,还是商品肉羊场;不论是大羊场,还是小羊场,都必须借用企业经营理念,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预先做评估或预算。根据预算结果决定养殖规模。
版权所有◎乐鱼体育下载最新版_乐鱼体育下载手机app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京ICP备20210291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