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工程的质量“把脉人”——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总师苏权科

时间: 2024-04-29 02:09:52 |   作者: 乐鱼体育下载最新版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些让人惊叹的名称,都属于同一个对象——港珠澳大桥。

  这座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完工历时15年,建设里程最长、环境最特殊、施工难度最大的超级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建设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而这座中国人建设的名副其实的“争气桥”背后,有一位至关重要的质量“把脉人”——“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

  近日,中国质量报记者正常采访了苏权科,听他讲述港珠澳大桥建设背后的质量故事,近距离感受中国桥梁工程由大到强的崛起之路。

  “能成为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主要是我比较幸运。”被问及如何成为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时,苏权科说,“更重要的是,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把工程质量看成是我的生命。”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份“幸运”的背后,是他持续24年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

  1983年,伶仃洋大桥建造设想被提出,而苏权科的“造桥梦”则始于1985年。那一年,他进入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前身)桥梁与隧道专业学习。“从当时开始,我就一直关注这座桥的进展。”苏权科说。彼时,这个从西北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怎么也不会想到,20多年后,有着如此多“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会成为自己最自豪的“作品”。

  1987年,经过深思熟虑,苏权科决定到广东工作——那里河宽海阔桥多,桥梁专业人才大有用武之地。

  两年后的1989年,伶仃洋大桥建造计划首次公布。为了能随时“上阵”,苏权科专门上夜校学习英语,持续多年研究国外各种大桥资料。

  此后十数年,我国进入路桥建设大发展阶段。苏权科先后参与建设汕头海湾大桥、台山镇海湾大桥、厦门海沧大桥等,积攒了丰富的桥梁设计、施工、监理等经验。

  “真正的精品工程到底是怎样的?”苏权科在参建了上述工程之后一直在思考的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桥梁工程实现从大到强的必答题。

  “别人早都穿皮鞋了,我们还在穿布鞋。”这是很多年前苏权科看到香港的造桥技术后最直观的印象。“我们的总实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缺少技术、装备和优质材料,更缺少好的标准和规范。”作为一名桥梁人,苏权科对这些差距有清醒认识。也正因此,“建设世界一流桥梁”,是他不变的梦想。

  从伶仃洋大桥到最终的港珠澳大桥,筹建过程的几番波折,让“泼天的幸运”最终落到了苏权科身上。2003年,港珠澳大桥真正开始启动筹建之际,他被任命为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技术负责人,成为最初参与大桥筹建的13人之一,并持续18年担任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成为他自己所说的那个“幸运儿”。

  “从规划设计之日起,我们就将工程质量视为生命。假如没有把控好质量方向和目标,就是背叛了我们的初心。”苏权科说,港珠澳大桥的背后,是所有参建单位和人员永不服输的埋头苦干,更是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桥梁技术、标准和质量的完美结合。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3年。港珠澳大桥启动筹建时,几乎所有国际同行都认为,凭借中国的造桥技术和装备,建设这样规模和难度的大桥无异于天方夜谭。

  “大桥工程中的沉管隧道建设要在伶仃洋海底挖近50米的深槽,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挖泥船只能挖到36米,你们怎么样才能做到?你们设计120年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中国有这个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吗?”2008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一场港珠澳大桥建设论证会上,国外专家提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此后,苏权科和小组成员奔赴全球上百座名桥观摩考察,组织审查几十万张图纸,反复论证修改几百本设计实施工程的方案,最终编制出适合建设要求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管理方案等各类资料。

  创新史无前例,建设难度也史无前例。比如,两个人工岛位于连接主体桥梁与海底隧道的海域中,如何把工程师设计的每个高达18层楼、重达550吨的大钢圆筒制造出来、运到现场、成功下沉海中以实现快速造岛?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最难的关键性技术,如何把每节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的沉管造出来、成功埋在数十米深的海底并实现120年内不漏水?种种难题时刻考验着参建单位人员的能力和毅力,但他们用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硬是在伶仃洋上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项项世界纪录。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项项领先全球的中国工程技术和中国制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工程师因为难题得不到解决,半夜抱着工地的石墩子冥思苦想、自言自语。”“年轻的女工程师为了调配混凝土,几个月时间练坏了好几台搅拌机。”建设过程中,为了突破一项项技术和施工难题,经常有人“疯了”的场景,深深地刻在苏权科的记忆深处。

  “在解决这一些难题的过程中,中国桥梁工程理念、技术、产品等实现了整体性、持续性、体系化的创新突破。”苏权科说。同时,在他看来,对于质量文化、理念的重视,是港珠澳大桥能够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高质量不单单是把工程建造结实,更是要重视所有细节处的质量。硬性制度约束能保障一项工程的质量,但软性的质量文化建设,才是长久提升一个国家质量意识和水平的核心所在”。

  “大桥主体工程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工程质量等级和综合评价等级均为优良,打造了一座‘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为超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2023年4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完工验收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四个工程”,成为对港珠澳大桥所有参建人员努力和付出的极高肯定,也成为无数中国桥梁人梦想的结晶。

  在苏权科看来,“四个工程”的背后,是通过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推动和倒逼一批参建公司实现了技术、管理、发展思路的升级和转换,“这也是建设港珠澳大桥最重大的意义之一”。

  形成数百项发明专利和一系列科技成果,构建了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体系;编写63本建设运维技术手册和规范,贡献了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很多内容成章节转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区域标准内容;英文版标准文本走进并落地很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众多港珠澳大桥参建人员成为国内外各大路桥隧建设项目技术骨干……这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留下的宝贵财富,也让其成为一张含金量极高的“中国名片”。

  对于如何管好用好港珠澳大桥,苏权科也有自己的深入思考:“以前,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一流的物理大桥。未来,我们要把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大桥。”他说,要通过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实现大桥常规使用的寿命达到150年甚至更长的目标。

  从“零丁洋里叹零丁”到“伶仃洋上看复兴”,跨越700多年的时光,一座港珠澳大桥,见证了几代中国桥梁人的梦想,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中国质量的“金名片”,更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路上的闪亮坐标。

  “港珠澳大桥能成为实至名归的超级工程、世纪工程,证明我们没背叛初心,我们做到了不忘初心。”采访最后,苏权科重新提到了“初心”。

服务热线

010-87576181

关于乐鱼体育下载     |    乐鱼体育下载最新版     |    全球供应链     |    合作伙伴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邮箱:dfkc@toplier.cn

版权所有◎乐鱼体育下载最新版_乐鱼体育下载手机app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京ICP备2021029137号-1